268 清军陆军战术的革新-《南明日不落》


    第(2/3)页

    高宁猜测:“八成又是琢磨出来如何对付我大明复国军的战术吧。”

    李万嗤笑:“螳臂当车。”

    自大明复国军横空出世,将清军打得亲爹不认,清军一直都在想办法尽可能地了解大明复国军,从他们的武器装备到战术战法,进而找出破解之道。可显然,大明复国军的一切都是超越这个时代的组成,于很多层面上,清军都没办法理解这支军队。更不要说,迄今为止清军都没有弄明白很多基本的大明复国军元素,比如政委,比如枪械原理。

    从洪承畴到赵布泰,他们都曾经想过许许多多的手段来对付大明复国军,可是大都不起作用。实力的悬殊,不是靠简单的战术和阵型一类的东西就能弥补的。

    可惜,满清理解不了,也终究没机会理解了。

    大沽口要塞中的洛讬此时心情是十分紧张的,他知道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封封“奇策”呈交给朝廷,声称有办法对付大明复国军,但大部分都只是痴人说梦、哗众取宠。明军历次对清军的战斗,基本以歼灭乃至全歼为结局,特别是鞑子,能够逃回去的很少,一般的士兵带回去的情报都是碎片化的,所以导致清廷其实这么久来都没有拼凑出一副大明复国军战斗的全貌。

    自然,白明修带领下的大明复国军其实打法也是很多元的。

    可仍旧有几个标签是满清格外重视的,其一是火力,其二是运动力。明军枪炮犀利,尤其是重机枪等武器,简直可怕。所以清军统一思想,坚决不能形成一个密集的方阵作战。满清还对明军快到让人崩溃的行动力印象深刻,强行军的速度、部队机动的能力,都让满清往往还没意识到,明军就已经扑上来了。

    最新的清军“军事学术成果”,大概就是洛讬现在安排的这个进攻方法了:分为几十股队伍,士兵们推着厚重的新式盾车,举着近乎一人高的大盾,缓慢地前进。另一面,则是由同样四十人为一队的骑兵,也分为多路,进行冲击,目的是掩护清军的“重甲车步兵”前进。

    李万看懂了清军的打算,也是笑了起来:“这手段,倒也算是新颖别致了。”

    很快,团部就向各连队下发了命令,这应对谈不上什么精妙,明军立即从纵队行军转分割并进,将清军各个击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