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南方平定-《南明日不落》


    第(2/3)页

    海澄公黄梧在这个关头也找到李率泰,说道:“总督大人,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满营兵卒都是无心恋战,阖城百姓盼望大明,应该是做决断的时候了。”

    李率泰望着黄梧,虽然有怒气,但是却内心觉得理所应当,他道:“海澄公,莫不是你已经被南明买通,要反叛朝廷了吗?”

    这个黄梧年岁比李率泰略小一些,之前是一个差役,后来投靠了郑成功之后受到郑成功的重用,但因为战败害怕被郑成功惩处,选择了投靠清廷,被赐爵海澄公。不过真正让黄梧在历史上享有“大名”的,还是因为他向清廷上书,促使清廷颁布了“迁海令”,迁界导致几十万人死伤,百万人流离失所,造成了重大的灾难。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这个关头,居然又想着要投回南明。

    李率泰不由讽刺他道:“海澄公,听闻那朱慈煊对待反复无常的墙头草,素来没有什么好脸色,他更多次对迁海令表达痛恨之意,而你要是投降,恐怕也落不下什么好下场。”

    黄梧表情不变,面对李率泰道:“总督大人说得没错,对太子殿下而言,我黄梧自然是罪大恶极,不过若是给他献上福州城呢?现在投诚大明,即便太子他老人家恨我入骨,但总不会杀了我,至多将我黄梧打发到南洋去,我黄家老小几百口人,不过是换个地方过而已,至少性命得保。可我若是不降,跟你总督李大人为鞑子血战到底,最后太子一定要将我碎尸万段,甚至跟尚耿两位王爷一样,满门杀绝,把我祖宗祠堂也捣毁,开坟曝尸。”

    李率泰惊诧万分,他想不到,黄梧选择投靠南明,为的居然就是一个简单的不死。他还想说,跟他在福州力拼一场,即便战死也算是效忠大清了。但他也知道,黄梧这种人跟他是不同的。

    李率泰出身辽东汉人,十二岁就在努尔哈赤身边做事,虽然是汉人,但其实跟鞑子也没有什么区别了。黄梧却是福建本乡人,对于大清国没有什么认同感,反而可能还厌恶鞑子。他为了功名利禄和活下去,可以背叛郑成功,现在也同样可以背叛满清。

    李率泰呵斥道:“左右,将此人拿下!”

    可是他喊了半天,居然都没有人出来。

    黄梧笑笑,对已经垂垂老矣的李率泰道:“李大人,你想要死,全了你对大清朝的名节,可是你手下还有好些人不想死呢。全城统共就这么大几千人了,谁不是汉人,这个时候降了,大家还能有个生路,回家种田。跟着你李大人战没了,恐怕连个坟墓都没有。城中大半的绿营将领,早就跟南明搭上线了,大家就等明军入城了。您瞧,李大人您现在还活着,岂不是给大家碍事嘛。”
    第(2/3)页